Apple 2025 年新款 iPhone 正式亮相,帶來了近年來最引人注目的改變。
基本款 iPhone 17 延續了熟悉的經典設計,而 iPhone 17 Pro 系列則換上全新外觀。
同時,Apple 也推出了全新型號 iPhone Air,將「輕薄便攜」的理念重新帶回 iPhone 系列。
如今新機已正式開賣。如果你還在猶豫是否要升級,或不確定該選哪一款 iPhone 17,以下為你整理一份完整的 iPhone 17 系列解析,幫助你快速了解各款差異,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你適合哪一款 iPhone 17?
共同亮點
1. 顯示器
雖然 iPhone 的螢幕尺寸都不太ㄧ樣,但全系列皆採用 OLED 螢幕(Apple 稱之為 Super Retina XDR 顯示器),並採用 ProMotion 技術。
這是非 Pro 型號首次具備 ProMotion 功能,也就是 120Hz 的刷新率。
高刷新率早已是 Android 手機上常見的功能,相較 iPhone 16 的 60Hz,操作起來更順暢。
此外,刷新率也會根據螢幕活動自動調整,最低可將至 1Hz。
因此,iPhone 17 與 iPhone Air 現也支援「隨顯螢幕 Always On Display」功能。
Apple 表示,全新螢幕採用的是 Ceramic Shield 2 前置玻璃,防刮力相較前幾代提升了三倍,並新增了抗反射塗層減少眩光。
螢幕最高亮度可達 3,000 尼特,即使在強烈日光下也能清楚閱讀。
2. 相機
全部 iPhone 17 系列機型的前置自拍鏡頭都是相同的,採用全新方形設計的 1,800 萬像素感光元件,讓自拍細節更加豐富。
在方形感光元件上,還有更智能的團體自拍模式:用戶僅需握持著手機,它會自動縮放直到確保所有人都入鏡,或是切換至橫向模式以獲得最寬廣的視野。
所有機型接支援雙鏡同拍(Dual Capture),可同時使用前後鏡頭拍攝。
3. 基本規格
全系列 iPhone 都具備 IP68 防水及防塵功能,並配備 Face ID、相機控制按鈕、動作按鈕、USB-C 充電孔,以及 Qi2 磁性無線充電(MagSafe)。
所有裝置的起始容量皆為 256 GB。
這些設備還內建 Apple Intelligence,支援緊急衛星求救系統與碰撞偵測功能,並搭載 Apple 全新 N1 無線晶片,同時還支援 Bluetooh 6、Wi-Fi 7 與 Thread 網路。
iPhone 17|最適合大眾的 iPhone
iPhone 17 搭載 6.3 吋的螢幕,比前一代更大、儲存容量也更高,同時終於支援 Apple 的 ProMotion120Hz 技術。
這是全新系列中唯一使用 A19 晶片的機型,因此幾乎所有 App 與遊戲都能流暢執行。
不過在相對要求更高的遊戲上,表現則稍顯吃力。
編輯嘗試將《刺客教條:幻景》的畫質設定至最高時,遊戲幀率明顯不穩,體驗不佳(雖然你可以透過降低畫質改善)。
後續幾款機型效能更強大,不過 A19 晶片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仍非常足夠。
雖然 iPhone 17 正面採用的是 Ceramic Shield 2 玻璃螢幕,能有效提升抗刮性,但背面玻璃並沒有使用這項技術,這是 Air 與 Pro 機型才有的專屬規格。
主相機雖然擁有 48MP 畫素,看似與其他型號相同,但實際效果則稍顯遜色。
不過整體拍出的照片與影片仍擁有目前手機市場中數一數二的水準。Apple 也升級了超廣角鏡頭至 48MP 畫素,在品質上能與 Pro 系列一較高下。
適用對象:選擇 iPhone 17 絕對不會令你失望,尤其是升級至 120Hz 螢幕和 256GB 起跳的容量,加上全系列中最漂亮的配色選項。
iPhone Air|最輕薄的 iPhone
iPhone Air 是全系列中最特別的一款,厚度僅 5.6 mm、重量 165 g,輕薄到令人震驚。
這是系列中唯一採用鈦金屬機身的機型,以確保在超薄設計下仍具備超強耐用性。
背面則採用了初代 Ceramic Shield,比 iPhone 17 在耐用度上稍微更勝一籌。螢幕尺寸為獨有的 6.5 吋。
為了達到極致輕薄的效果,Air 在相機上做出了取捨。它僅搭載單顆 48MP 畫素鏡頭,但沒有超廣角或望遠鏡頭,也無法進行微距拍攝。
此外,它也缺少了電影模式與空間影片錄製的功能。
Air 的效能稍有提升,搭載 A19 Pro 晶片,比 iPhone 17 的 A19 明顯強大許多。
編輯再次以最高畫質測試《刺客教條:幻景》,雖然偶有掉幀,但遊戲已能流暢運行。不過手機背面會明顯發熱。
續航力則是 Air 的弱點,在 iPhone 17 系列中表現相對差勁。
編輯親測平均能使用超過 5 小時的隨顯螢幕時間。如果你是手機重度使用者,除非隨時都帶著行動電源或 MagSafe,否則不建議選擇 Air。
在連接方面,Air 的 USB-C 傳輸速度仍僅支援 USB 2.0(480 Mbps)。
充電速度也較慢,30 分鐘僅能充到 50%,而 iPhone 17 在 20 分鐘內就可達成(需搭配相對應充電器)。
無線充電也僅支援 20W Qi2,而非 iPhone 17 的 25W。
此外,這是唯一配備 Apple 全新 C1X 數據晶片的 iPhone,效能表現良好,不過也因此不支援毫米波 5G,僅支援 sub-6 5G。
適用對象:想體驗史上最輕薄 iPhone、平時不太拍照,也能接受較短的電池續航時間,那麼 iPhone Air 很適合你。
iPhone 17 Pro|相機性能最佳 iPhone
iPhone 17 Pro 保留了 6.3 吋的螢幕,但這次換上鋁合金一體成型機身,取代了以往的鈦金屬,散熱效能更佳。
它同樣在背面搭載 Ceramic Shield,正面則是新一代 Ceramic Shield 2。
外觀上也有了新變化:背面採用雙色設計,突顯金屬與鋁材質的拼接,還有一個橫跨整個機身的「相機高原」(Camera Plateau),視覺上很有辨識度。
這也是首批導入「均熱板冷卻系統」的 iPhone。
這項技術在 Android 手機非常常見,透過少量水滴在機體中進行氣化與冷凝循環,有效維持溫度穩定並更均勻散熱。
搭配 A19 Pro 晶片(比 iPhone Air 多一個額外的 GPU 核心),能提供更持久的高效能。
實測玩《刺客教條:幻景》時,整體遊戲體驗最流暢,而且機身散熱均勻,長時間握持也不覺得燙手。
如果你經常玩遊戲、剪輯影片或進行 AI 運算等高強度任務,這款 Pro 絕對值得考慮。
在相機方面,望遠鏡頭升級為 48MP 畫素,讓整組三顆鏡頭全部都達到 48MP 畫素規格,支援 4 倍光學變焦與最高 8 倍光學等效變焦,堪稱現今智慧型手機最佳成像表現。
影片拍攝也同樣出色,Pro 機型還享有額外的專業功能:唯一能拍攝 4K/120fps,並支援 Genlock 與 ProRes RAW,非常適合影像創作者。
除此之外,影像穩定性、閃光燈與麥克風表現更佳,並且仍是唯一搭載 LiDAR 掃描儀的 iPhone 系列。
適用對象:如果你會頻繁使用 Apple 的許多相機功能和各種變焦,或是單純只是重度遊戲玩家,那麼建議選擇 iPhone 17 Pro。
iPhone 17 Pro Max|續航力、儲存容量最大的 iPhone
iPhone 17 Pro Max 與 iPhone 17 Pro 幾乎相同,唯一的差別就是尺寸。
它搭載 6.9 吋螢幕,是系列中最大、最重的機型,但也帶來最大電池容量,影片播放最長可達 39 小時,相較 Pro 的 33 小時更持久。
實測一天螢幕開啟 5 小時後,電量仍剩 55%,續航力相當驚人。
此外,它也是唯一提供 2TB 本機儲存空間的 iPhone。如果你需要存放大量素材,選擇它準沒錯。
與 Pro 相同,USB-C 介面支援 USB 3,傳輸速度最高可達 10 Gbps,遠超過 iPhone Air 與 iPhone 17 的 USB 2(480 Mbps)。
適用對象:適合需要超長電池續航力,或是透過大螢幕看劇、玩遊戲或處理工作的使用者。
資料來源:https://www.gq.com.tw/article/apple-%E8%98%8B%E6%9E%9C-iphone17%E7%B3%BB%E5%88%97-%E5%AF%A6%E6%B8%AC%E8%A7%A3%E6%9E%90
iPhone 17 Pro Max 蘋果 iPhone 17 Apple iPhone Air iPhone 17 Pro